审核专家:王国义
(资料图)
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
说起甘蔗,就不由得想起甘蔗咬下去后满嘴的甘甜汁水,清香甜美,很是美味。
小时候吃甘蔗,经常是等不及妈妈给去皮切段,拿起来就啃。现在为了图省事,更多是买现榨的甘蔗汁。
来源丨百度百科
然而,最近却经常看到网上出现喝到**“红心甘蔗汁”导致中毒**的新闻。这样也就不免会让人担心喝到的是否是“发霉”的甘蔗汁。
都说“清明甘蔗毒过蛇”,甘蔗中毒真的那么严重吗?
甘蔗是水果吗?
在不少人的认知中,甘蔗都是摆放在水果摊上卖,作为水果来食用。
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,水果的含义是可食用的植物果实,而甘蔗的食用部分是其茎秆,所以严格上来说不属于水果。
来源丨百度百科
甘蔗虽不是水果,却是可食用的植物。在《汉书·郊祀歌》中就有记载“取甘柘以为饮也”,甘柘即甘蔗,早在汉代就作食用,从古至今有着很长的食用历史。
甘蔗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禾本科草本植物,植株高度3-5米,喜温喜光,一年生长到秋冬季便成熟可上市。
按用途,甘蔗分为糖蔗和果蔗。
糖蔗即榨糖甘蔗,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,在我国广西、云南地区多有种植,含糖量高,纤维粗硬,表皮呈青黄色,一般不作新鲜食用;不同于糖蔗,果蔗被称作水果甘蔗,是因为口感清脆,纤维少,汁水丰富,糖分适中,适合直接食用,外皮通常为黑紫色。
来源丨百度百科甘蔗是否是水果,其实并不需要严格区分,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且能直接食用的就只有果蔗了,至于糖蔗,一般是在产区才能偶尔吃到。
“清明甘蔗毒过蛇”,为啥?
甘蔗美味营养,民间却有着“清明甘蔗毒过蛇”的说法,难道只要是清明时节的甘蔗就有毒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只是清明时节的甘蔗容易“有毒”。
甘蔗的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,一年一收,通常在十月份成熟后上市,到次年清明左右过季。由于甘蔗的食用时间较长,收获时会产生切口,切口处无表皮保护,暴露在空气中,受运输环境和储存条件的影响,容易受到霉菌污染。一旦霉变,随着存放时间越长,毒素会逐渐累积。
来源丨新闻图片
越到末季,也就是每年清明时期,天气变暖,气温适宜霉菌生长繁殖,甘蔗霉变的风险提高, 每年2-3月份因误食到霉变的甘蔗而中毒的情况也增加。
发霉的甘蔗可不能小瞧。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——3-硝基丙酸,毒性极强,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。
食用霉变甘蔗,一般会在2-8小时内出现中毒反应,也有十几分钟就毒发的情况。程度轻微的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呕吐、腹痛、头晕头痛、幻视等;严重者会出现抽搐、神志不清、四肢强直、瞳孔翻白、窒息,甚至昏迷的情况。中毒导致的神经损伤不可逆,幸存下来的患者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。
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“发霉甘蔗毒过蛇”。只要是发霉的甘蔗,都不能食用。
来源丨新闻图片
甘蔗一般在冬季食用是最好的,而到了春季,大家再食用甘蔗就要小心了,最好不要饮用售卖的甘蔗汁,甘蔗一旦出现质地变软、长毛、红心以及产生酒味或者异味等情况,就说明已经产生霉变,不能食用了。
有些人担心浪费,认为切除发霉部分就能吃,这是万万不可的。霉菌入侵甘蔗,除了明显霉变的部分,剩下的部分也是含有大量肉眼观察不出来的毒素的,应该全部扔掉。
甘蔗上火?为啥吃甘蔗也要节制
避免霉变甘蔗,食用新鲜的甘蔗对人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。
甘蔗汁水充足,味道清甜,富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维生素C以及钾、钙、铁等微量元素。
然而不少人吃大量甘蔗后会出现嘴角起泡、口舌生疮的情况,觉得是”上火“了。
来源丨百度百科
实际上,甘蔗不会上火,反而是下火的,李时珍《纲目》写道:“蔗,脾之果也,其浆甘寒,能泻火热”。
甘蔗能够清热解毒、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等;同时甘蔗也有大量的纤维,主治口干舌燥、小便不利、消化不良,有调理脾胃的作用;咀嚼甘蔗,也有健齿、锻炼面部肌肉的功效。
甘蔗虽好,但含糖量高,也得节制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居民每日水果摄入200到350g,相当于一天吃的甘蔗不超过两节,或者喝200ml的甘蔗汁;“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g,25g以下最好”,而甘蔗的含糖量达到18%-20%,不适合经常食用,高血糖患者应该避免食用。
来源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
其次,甘蔗属于寒性食物,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,容易腹痛腹胀。甘蔗的纤维多且粗硬,过多的咀嚼会摩擦到舌头和口腔内壁,造成疼痛;口腔中的唾液酶将甘蔗中的糖转化成麦芽糖,此反应会使得舌头起泡。
甘蔗汁 来源丨维基百科/Food Trails
总而言之,无论是何种食物,适量总是没错的。只要是新鲜的甘蔗,不管是直接食用或是榨汁,都是天然又健康的,大家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和喜好来选择食用方式哦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