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核四驱” “双向奔赴”
【资料图】
赣县区创新举措促村集体经济“裂变”
进入5月以来,赣县区王母渡镇村级集体经济职业经理姚亮整天都在盯“菜”,由多村合建的蔬菜基地正向大湾区投放辣椒、茄子、苦瓜、黄瓜等富硒时蔬。深知菜品质量重要性的他,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把关。姚亮说:“把王母渡的菜端上湾区‘餐桌’,富了村民强了集体经济,一举多得。”有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打理,王母渡镇村级集体经济开始“加速跑”,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887万元,增长43.6%。
眼下在赣县区,像姚亮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有近百名,他们活跃在乡村一线,以农村现有的人才、产业、生态、文化等资源为“原料”,全身心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这块“蛋糕”。去年,全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项目23个,壮大主导特色产业16类,村级集体经济全年总收入达1.45亿元,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的村有89个,占比32.25%。
该区坚持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“重头戏”,通过推行“一核四驱”工作机制,推动乡村产业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,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现“裂变”。
“一核”,即以在乡镇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核心,打造“三资”管理服务的“一站式”平台,对辖区内所有行政村的集体资产、资源、资金等进行整合转化,通过租赁、代理运营、联合经营、抱团发展等方式,吸引外界投资,将资源变成资产的同时,又打破各村势单力薄、单打独斗局面,实现了“村村成股东、村村有分红”。
“四驱”,即同步推出“四个一”举措,驱动加快整体“裂变”:
做到一个工作专班抓运营,经营理念从“重小家”向“顾大家”转变。该区明确由乡镇党委组织委员担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,对外聘请村集体经济发展专职经理或兼职经理,负责资本运营、产品研发、市场运维等工作,制定出台优化薪酬机制、发放创收奖励等政策,最大限度激发经理人工作干劲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专职经理23名、兼职经理75名。
做到一项主导产业做支点,运营主体从“业余”向“专业”转变。该区由乡镇统筹辖区集体项目资金,集中力量做大一项或多项主导产业。推动各村成立集体控股的乡村企业,在保障集体资产安全和稳步增效的前提下,积极探索“委托经营+保险保障”协作模式,将集体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委托给实力较强的优质企业经营,提升集体经济运营水平。该区湖江镇成立汇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,引导全镇23个村(居)按每村5万元等额原始股金入股,打造“蜜月岛”文旅项目,各村当年分红4.8万元,实现投资当年回本。同时,各服务中心打破辖区限制,签订合作发展协议,形成蔬菜、蜂蜜、油茶等6个跨区域产业联盟,在合作发展中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做到一支劳务队伍强合力,外出务工由“单打独干”向“组团发展”转变。该区依托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,探索成立劳务公司,以本地技工、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作为固定用工队伍,村民按技术入股,建立用工名册,规范组织管理、薪酬支付,实现劳务输出正规化、专业化。五云镇南田村创办了全区第一家村级家政服务公司,对外以公司名义承揽业务,吸纳25名村民就业。同时,该区扶持村级劳务公司参建或经营乡镇投资项目,获取合理的工程利润,在增加村民劳务收入的同时,拓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途径。
做到一套分红机制聚人心,经营收入从“分灶吃饭”向“收益共享”转变。该区成立村级公益基金会,按照“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、小部分用于集体分红”的原则,在根据各村股份占比进行分红后,引导调配集体经济强的村拿出一定比例收益进行再分红,实现了强村与富民同步发展,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和群众参与积极性“双提升”。大田乡大坳村成立的公益互助基金会,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15%用于村内教育资助、临时救助、公益事业等,先后发放公益互助金3.68万元,兴修公益项目20个,帮助54户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。
来源:赣南日报
作者:刘世平 钟萍
见习编辑:李曦 编校:傅启观
值班主任:明心武 刘航
编审:张明冠
关键词: